行业软件就是针对特定行业而专门制定的、具有明显行业特性的软件。 第四部分: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第一节:会计电算化竟义 1、定义:把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工作中(狭义) 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(广义) 2、意义:提高核算水平和质量(提高效率,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处理周期提高正确性) 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(科学管理、控制预测、现代全面管理) 3、发展史(手工——会计电算化——网络会计) 1979年我国电算化开端 1981年提出“会计电算化”这一名词(中国财政部和会计学会在长春召开“财务、会计、成本应用计算机专题讨论会”) 1983年会计电算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88年我国会计电算化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 1989年我国的第一个经过财政部审批的软件先锋集团《通用》 1989年我国第一个关于电算化方面的法规《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(试行)》 1990年我国的第二个经过财政部审批的软件《用友》 1994年《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》《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》 1996年《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》 第二节:会计软件(专门用于会计工作的软件) 1、会计软件特点分类:商品化软件:通用性强安全可靠支持各种软硬平台软件升级维护由厂家负责(自定义实现通用) 专用软件:满足用户特定的要求 2、电算化软件模块构成:工资、应收应付、固定资产、成本、存货、财务(核心)、报表(P171) 3、处理流程手工科目汇总表:(P1764-7图) 电算化原始凭证、记账凭证审核——总、明、日记账。 第三节: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规定 为加电算化工作的管理,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规定 一、会计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: 电算化的条件下,输入数据主要分为三大类:初始数据、原始凭证、记账凭证。 1)、会计软件必须具备初始化功能:会计科目及余额、未达账项、核算方法(固定资产折旧、存货计价、成本核算)自定义转账凭证、操作人员及岗位分工情况,初始化工作完成后,经确认后关闭初始化窗口。 2)、对原始凭证基本要求:直接输入原始凭证—审核—自动生成记账凭证(审核、记账后不可直接修改) 3)、对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:会计软件必须提供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,凭证日期、凭证编号、附单据、业务内容摘要、科目及金额(手工、自动)。输入过程中,会计软件必须提供提示功能:(凭证编号不能重复、借贷不平衡、或无金额,或只有一方科目) 二、数据输出的基本要求: 会计数据输入包括屏幕查询输出、打印输出(对于业务量少的账户,会计软件可以提供账簿满页打印的功能(年内某数据满页))、软盘输出、网络线路传输输出 三、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: 记账(总账、明细账) 结账(本期所有凭证已入账) 报表(自动编制)
四、运行环竟要求:健全机房管理制度、数据安全保密 五、会计岗位及权限 岗位:电算主管、审核记账、软件维护等。 电算主管定义各操作人员的权限,操作员有权修改自己的口令及权限。 六、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: 1、人机运行三个月以上 2、配用专用计算机及专职人员 3、健全内部制度 七、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: 包括:会计凭证、账簿、报表、磁盘备份会计数据、软件操作手册。系统开发资料、会计软件包视同档案保管。保管期限(软件停止后5年)
行业软件具有针对性强、易操作等特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