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。直观的界面、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,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,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。 分享一篇关于Excel数据比对的文章,包括如何快速得到两列数据之间的相同部分和差异部分,这个应用场景在实际工作中是很常见的。请耐心观看,阅读仅需五分钟。 一:比对两列数据的相同部分。 如图所示,如何得到在物理和英语竞赛中都获奖的选手学号?这里介绍两种方式。 1:最快方式:条件格式>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>重复值 解析: 选中AB两列,通过条件格式>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>重复值,就能轻松搞定,是不是特别快啊?下面看看第二种方式。 2:条件格式>新建规则>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 解析: 首先增加两个辅助列,辅助列1的公式为COUNTIF(B:B, A2),表示A列是否在B列中存在; 辅助列2的公式为COUNTIF(A:A, B2),表示B列是否在A列中存在。 然后通过条件格式化>新建规则>使用公式确定单元格格式,如果C列值为1则A列单元格变绿,如果D列值为1则B列单元格变绿。 通过设定公式的方式,虽然繁琐了一点,但是通用性和扩展性更好。 二:比对数据之间的差异 下面我们直接看一个稍微难一点的例子,假设同时满足A=C并且B=D的时候,AB和CD才算相同,否则算作差异。如何标识出AB列和CD列有差异的单元格呢? 下面直接看动画演示吧。 解析: 首先,增加两列辅助列,E列上公式为COUNTIFS(C:C, A2,D:D, B2),F列上公式为COUNTIFS(A:A, C2,B:B, D2)。分别用于判断AB列是否存在于CD列以及CD列是否存在于AB列。 然后,按照动画演示,在AB上设定条件公式:$E2=0,在CD上设定条件公式:$F2=0,满足条件时标识出相应颜色。 注意:公式中$E2=0以及$F2=0,必须带上$符号。 扩展: 请在A=C但是B!=D的情况,标示颜色。如果A根本找不到C的情况下不用标颜色。 解析: E列上公式为:IF(COUNTIF(C:C, A2)=0, 1, IF(B2 = VLOOKUP(A2, $C$2:$D$12, 2, FALSE), 1, 0)) F列上公式为:IF(COUNTIF(A:A, C3)=0, 1, IF(D3 = VLOOKUP(C3, $A$2:$B$12, 2, FALSE), 1, 0)) 后续一样的,都是通过条件格式化设定公式。小伙伴们可以自己试一下。 总结: 这一期主要讲了Excel中如何比对两列数据的相同部分和差异部分,用到的函数有:COUNTIF,用到的功能点为: 条件格式化 Excel整体界面趋于平面化,显得清新简洁。流畅的动画和平滑的过渡,带来不同以往的使用体验。 |
温馨提示:喜欢本站的话,请收藏一下本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