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。直观的界面、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,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,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。 想要制作出这样的图表,需要按照以下的3个分析手法的顺序处理。 ? 排名分析 首先,可以简单地按照消费金额的大小给客户排序。这时,可通过 Excel 的排序功能处理。这样就可以将重要的客户排在名单的最上方。 例如,在提交新产品方案的时候,可以按照这个顺序给客户打电话。如果客户名单是按姓氏排列的话,选择使用下列的哪一种方法,也会大大影响销售的效率。
Excel 的“排序”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实现“从最重要的客户开始联络”这样理所当然的想法。 ? ABC 分析 按照客户分类的销售额数据进行降序排列后,计算出每个客户的消费金额的构成比率。在下一页的表格中,单元格 C1中含有所有客户的消费金额的总和。将 C1和每位客户的消费金额做除法,可以得出结构比率的数据。在单元格 D4中输入下列公式,一直复制粘贴到最后一行。 =C4/$C$1 然后,将结构比率相加,可以得出累计结构比率。 得出每个客户的消费金额的结构比率 ![]() 得出累计结构比率 ![]() 像这样,比如就能知道“前3家客户公司占了整体销售额的50%,说明这三家公司是我们重要的客户”。为了明确客户的重要程度,“将客户分成若干小组”这种分析手法就是 ABC 分析法。在此,将累计结构比率大于或等于80%的客户分到 A 组,小于80%的分到 B 组。 可用 IF 函数处理这种分类。在单元格 F4中输入下列公式,一直复制粘贴到最后一行,就能自动分成 A、B 两组了。 =IF(E4<> 在单元格 F4中输入=IF(E4<80%,"a","b"),分成 a、b="">80%,"a","b"),分成> ![]() ? 帕累托分析 ![]() 像这样将客户分为 A 等组与 B 等组之后,接下来就要计算两组的“交易件数”和“总计金额”了。表格则呈现以下形式。 得出 A 组客户与 B 组客户的“交易件数”与“总计金额” 用 COUNTIF 函数计算“A 和 B 各有多少个”。 用 SUMIF 函数得出“A 和 B 的总销售额是多少”。 得出实际数字后,再计算结构比率。A 的销售件数占整体的26%,但销售额却占结构比率的80%。而 B 的销售件数虽然占整体的74%,销售额的结构比率却不足20%。将这个结果制作成图表,就会看到前文中的“按客户分类的销售额结构比率”那样的表。 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吧?对于这家公司来说,首先必须维护好 A 组客户,当然也不能忽视 B 组。但从优先顺序来说,应该要对 A 组客户予以更多的重视。从经营战略角度来说,
而提出这种战略计划的根据或分析,只需制作一张简单的 Excel 表格。 在削减经费方面也是一样。提取出占据大部分比例的要素后,不对症下药的话也不会有任何改善。如将便利贴裁成一半使用,重复利用打印纸的反面,等等,与其在这种事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,还不如多找出“占整体经费80%的支出是什么”。
这样就能发现一些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。不要在费力而不见效的事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为了明确真正应该付出努力的对象,一定要在了解 Excel 的基础技能的基础上,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手法。 Excel整体界面趋于平面化,显得清新简洁。流畅的动画和平滑的过渡,带来不同以往的使用体验。 |
温馨提示:喜欢本站的话,请收藏一下本站!